不做创意策划的休闲农业,为什么凉得那么快?
前
言
在这个问题里,“凉”字有两种含义:其一是难以为继了,经营不下去了,破产了,失败了;其二是降温了,不似先前那么火热了。休闲农业在短时间内迅速“变凉”,一方面与政策风向有关系,另一方面则在于休闲农业主导者、投资者、经营者对创意策划的误解与轻视:
近几年,不论是村镇县区等地方政府发展休闲农业产业,还是企业投资休闲农业项目,开发休闲农业园区,都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轻视策划,尤其是忽视创意的作用。
不少休闲农业者为了获得政策利好(如申报立项、土地调整、补贴奖励、政策项目等)可以做任何花里胡哨的规划,却不愿为了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而做一份像样的创意策划规划设计方案。那些急功近利、轻视创意策划的休闲农业者往往犯下许多致命错误:重建设轻运营、产业模式不清晰、产品缺乏吸引力、缺乏应对淡季的预案……任何一个错误都会导致休闲农业项目与市场规律背道而驰,其结果必然是付出更沉重的代价,甚至毁灭性的代价。
一,重建设、轻运营,“智力战”变成“体力活”
1.重建设轻运营,是轻视创意策划的人很容易犯下的错误
鼓吹“创意无用”的休闲农业者为了省下看似不菲的策划费用,往往凭借个人想到的几个点子(或者粗制滥造的便宜方案)就轻易地投入成百万上千万的资金大搞建设开发,结果硬生生将极富创造性的、系统的、专业的智力工作,变成了修路搭桥、盖房挖坑一类的体力活。
大量的硬件建设导致投资巨大,成本高企,漫说没有市场效益,即便是良好的市场效益也难填平成本的巨坑。如此一来,导致资金链断裂,项目突然崩盘。
2.搞休闲农业,还要靠软实力
重建设轻运营,是轻视创意策划的人很容易犯下的错误。很多投资者与经营者只看到表象,他们认为搞休闲农业嘛,无非建一些古香古色的建筑,放几座木屋,种一片花海景观,盖一座农家菜馆,设一处工艺品商店,搞一片采摘园地而已,不需要壹度创意这样的机构提供策划服务,自己边想边建就可以了。
实际上硬件建设只是一个方面,休闲农业能够获得成功,更多的时候还要靠软实力,即对产业模式、品牌形象、主题定位、产品体验、服务管理、活动节庆、营销管理等诸多工作的整体把握,而跨界入行的经营者与投资者很难系统地、出色地将这些工作与创意进行融合。
3.即便硬件建设,不做创意策划也很难摸清门道
事实上,即便在硬件建设方面,没有专业团队的提点与帮助,休闲农业者也很难摸清门道。很多农庄主在没有策划的情况下“闭门造车”,等农庄开园了才发现,虽然营销做出去了,场面依旧寥落,不得已又来补提升策划,希望规划策划设计公司开出“救死扶伤”的良方。
这两年壹度创意接到太多这样的需求,也考察了大部分农庄,有的问题是出在了软实力上,有的则连基本的设施建设都没做好,根本没弄明白什么建筑、什么形式、什么材料更适合休闲农业,最夸张的甚至在农庄里直接建起了钢筋水泥、玻璃幕墙的写字楼——可见轻视创意策划,对休闲农业的误解会大到什么程度。
二、产业模式不清晰,有好产品难变现
1.缺乏清晰的产业模式,是轻视创意策划的人很容易犯下的第二个错误
不要说休闲农业者,很多想要发展休闲农业的地方,其主管部门也经常分不清资源、产品、产业模式之间的区别,非常容易出现有好资源做不出好产品,有好产品做不出盈利的尴尬局面:
很多地区空有良好的景观资源、人文古迹,却只会圈起围墙卖门票,没有能力开发高品质休闲项目,也没有创意来策划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空有好资源,只能做不值钱的产品,导致市场产生消极甚至抵触情绪。
很多农庄都想搞花海,搞了又不知道怎样才能吸引人,吸引了人又不知道怎样刺激消费……这些都是产业模式不清晰才会出现的问题,一旦出现产业模式问题,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就被直接封死了。
2.明晰产业模式,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
比如壹度创意最早策划的蓝调庄园与圣露国际酒庄,就是产业模式清晰可行、值得学习的成功案例:
蓝调庄园以薰衣草为元素,以浪漫爱情为主题,以婚庆产业为依托,提供花海观光、休闲体验、木屋住宿、温泉理疗、创意餐饮、婚纱摄影、婚宴酒席等多种产品与服务,成功塑造了综合效益明显的产业模式。
圣露国际酒庄以葡萄为元素,以时尚生活为主题,以葡萄酒产业为依托,提供农业观光、艺术展览、时尚餐饮、高端会所、商务会议、婚礼婚庆、红酒体验等多种产品与服务,产业模式清晰,综合效益明显。
三、产品缺乏吸引力,不仅凉得快,甚至见光死
不少农庄主认为,休闲农业园区火不了,是因为营销宣传不到位。然而产品层面一旦有问题,营销做得越多,产生的负面影响就会越大。因此出现这个情况,壹度创意都建议农庄主先从产品层面提升延展,而不是一味加强宣传。
必须明确——产品一旦缺乏吸引力,休闲农业不仅“凉得快”,严重者会直接“见光死”。产品缺乏吸引力的原因多种多样,总结来讲,大致有以下四点:
1.盲目跟风,随波逐流
休闲农业策划的核心,就在于产品策划,这本是推陈出新、独树一帜的过程,然而农庄主自己做产品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农庄的主题、个性、亮点、形象定位这些发掘工作,将“创造产品”变成了“引进产品”:市面上有什么就引进什么,市面上什么火就跟风搞什么;别的农庄怎么搞,我的农庄就怎么搞。
比如市面上挖掘机、草莓采摘、农家饭比较火,我就都学过来;别的农庄搞KTV,搞鱼塘,我也照搬过来……一套“拿来主义”的组合拳打下来,农庄被“策划”得毫无个性,“泯然众人矣”。因为他恰恰忽略最核心的问题——“我的农庄适合搞什么”。
2.创意陈旧,乱搞IP
很多农庄主认为,产品特色就是IP,就是网红,就是可爱的形象。他们自以为:咱的采摘园不火,是因为门前没有HelloKitty的形象;咱的市民农园不火,是因为没有穿比基尼的模特在园子里走猫步;咱的民宿不火,是因为没有“文艺青年”当老板娘……
诚然,IP的确是助力休闲农庄迎来火爆局面的有效手段,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两个事实:第一,产品创新与IP运营根本就是两码事儿,能够运营出一个成功的IP形象,不比策划出新的休闲农业项目更容易;第二,蹭当下IP的热度,一时间会有效果,但IP往往时效性很强,短暂且速朽,一旦这个IP的话题性消失,它带给休闲农业的红利也就不复存在。意识不到这两点,必然迅速溃败。
3.服务缺位,体验糟糕
影响产品体验的因素,不仅包括产品本身,服务也是非常核心的因素。很多园区主题也很明确,形象也很生动,饭菜也有特色,民宿也有格调,但就是因为服务跟不上,导致项目缺乏吸引力与竞争力,无法在市场中胜出。
比如采摘园、农耕体验园中没有遮阳伞、座椅等休憩设施;比如餐饮、民宿、讲解等环节上的服务人员业务水平不及格,服务态度粗暴恶劣;比如卫生情况不达标等等,这些服务细节上的问题都会让游客对园区的好感度荡然无存,口碑不断下降,进而从“门庭若市”瞬间变作“门可罗雀”。
4.产品落后,久不更新
蛋炒饭再好吃,常吃也会腻。搞休闲农业也是同样的道理,指望一个产品、一个项目吃一辈子是不可能的。即便主题、服务、个性、品质等各方面都做得好,长久不更新也难维持长久的持久吸引力,必须及时更新,不断更新。很多农庄农园意识不到这一点,以为只要营销做得好,一片漂亮的薰衣草或者油菜花就可以五年十年地做下去,结果自然越来越冷清。
产品更新并非将草莓采摘换成樱桃采摘这么简单,它包括多个方面,既有种类的更新,也有细节的更新;既有形象的更新,也有形式的更新。
四、总结:搞休闲农业,还是要相信创意的力量
综合来讲,轻视创意策划的后果,就是会很轻易地落入这些陷阱之中,导致休闲农业突然降温、迅速溃败。
因此,壹度创意真诚地希望休闲农业者(不论是发展休闲农业产业的村镇县区,还是想要投资经营休闲农业园区的农庄主)——想要获得市场的认可,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相信专业的力量,相信创意的力量。
· 往期经典推荐 ·
声明:以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冒犯,请及时联系,会立即处理。